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网站首页  新闻资讯  新书上架  图书中心  下载中心  我要投稿  关于我们 
站内搜索:
  书评书摘  
 
 图书轮播 
 
 
  书评书摘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旧网站备份 > 其他栏目 > 书评书摘 > 正文
 
创新因明研究的可贵探索—《三支三物与证成》读后
2015年03月18日 08:43      浏览:

 

创新因明研究的可贵探索—《三支三物与证成》读后

2014年12月10日 16:54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作者:董志铁(中国逻辑学会原副会长)

  中国逻辑史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对西方逻辑、中国名辩、印度因明的比较研究。这在世界逻辑史研究中是比较独特的。自从17世纪初(1631年《名理探》问世)西方逻辑开始传入我国,19世纪末、20世纪初,因明研究复苏以来,三种逻辑传统的比较研究,陆陆续续,不断有新成果出现。如何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有所创新、有所前进,实在是一件具有挑战性的艰巨任务。

  最近,读了张忠义教授及其弟子张晓翔博士等的大著《三支三物与证成》(2012年燕山大学出版社出版),深感该书:是三种逻辑传统比较研究的最新专著;该书由西方哲学认识论的最新成果之一——“证成”的角度,探索因明、名辩研究,可谓视角独特,具有创新性;该书探讨了因明的现代应用;该书对三种逻辑传统的比较研究贯穿始终,特别是在现代逻辑视域下,对因明、名辩的解读,给读者以启迪等,这些都是该书特色。我把这些想法写在这里,与大家交流、分享。不妥之处,请大家批评指正。

  首先,该书是三种逻辑传统比较研究的最新专著。以往的三种逻辑传统比较研究成果,总的来看,大都是集中在因明三支与三段论的简单比较,或因明三支与名辩三物的比较,或三支、三物、三段论的比较研究;其次,这些比较研究的成果大都是论文,论文有限的篇幅与专著相比,内容深度、特别是广度不可同日而语。而此前,三种逻辑传统比较研究的专著极为罕见,在一些著作中,比较研究的内容,只是在一些章节散见,谈不上全面、系统。由此看来,本书是一本吸收了前辈、时贤三种逻辑传统比较研究成果的专著,本书是一本视角独特、具有自身特点的三种逻辑传统比较研究专著。由以上特点,我们有理由说,本书在一定程度上克服或弥补了以往相关研究的不足。

  其次,我们说,该书由西方哲学认识论的最新成果之一——“证成”理论,来探究因明三支、名辩三物的异同,可谓视角独特,这在因明研究中是个创新。所谓“证成”,是美籍英国哲学家、逻辑家苏珊?哈克在《证据与探究》一书中提出的。该书中译本2004年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译者是陈波、张力峰、刘叶涛。译者特别在中译本序言中说明:将英文justification翻译为“证成”,在大陆,这是首次。虽然,“证成”不是一个严格意义的汉语词,但它的意思与justification的本义最为接近,同样可以作为动词与名词,用在句中比较方便。“证成”作为认识论的核心概念,它与因明三支、名辩三物如何联系在一起呢?

  《三支三物与证成》的作者认为,苏珊?哈克的证成理论(基础融贯论)重在兼容逻辑的证成与因果的证成两个方面,由此实现对认识论的重构。“逻辑的证成所对应的就是推论形式的有效性方面;而因果的证成则要本质地考虑推论前提的真实性方面。”(见该书第128页,下引此书只注页码)如此,我们可以看出,“苏珊?哈克基于证成概念新型理解的基础融贯论,首先是一种认识论理论,但其已经将逻辑上的要求纳入其中;而因明三支、名辩三物逻辑均可体现出这种证成的基本要求。”(第123页)关于证成的逻辑方面,在古印度因明和古中国名辩相关思想中也有显示:“逻辑上的基本信念证成导出信念,用因明的话就是‘说因宗所随’,用名辩的话即为‘有之必然’,它们的关系是作为信念内容的语句(命题)之间的关系”。(第121页)作者更进一步特别指出:“因明中主张依据客观实际考察(现量,即现见的认识)与推演(比量,即推理比度的认识)的有机结合来证成宗,这其中也可深刻地体现出,哈克关于因果成分和逻辑成分相辅相成以达到最高程度证成的基本诉求。”(第121页)

该书作者认为,“名辩三物、因明三支虽出于不同国家、不同文化,但都与‘证成’概念与理论,有着异曲同工之效。”(第127页)具体说来就是,“名辩当中有所谓‘三物必俱,然后辞足以生’,因明当中有言:‘又比量中,唯见此理,若所比处,此相审定,于余同类念此定有,于彼无处,念此遍无,是故由此生决定解。’”前一句是讲‘故、理、类’三物俱备,就可以使辞得以证成;后一句是说,在一个比量(推理)中,因(理由、根据)满足了因三相,该比量则能‘证成’宗。”(第127页)这无疑是从西方认识论的核心概念“证成”入手,来研究、探讨名辩三物、因明三支的学术机理,这在国内学术界是一种创新。

  其三,该书探讨了因明这一古老学问的现代应用。尤其是该书第五章第三节,集中探讨了因明在法律认证中的作用。古老的因明是人类、特别是东方人的思维智慧的体现。作为一门集哲学认识论、推理于一身的工具,是要应用的,特别是在现代,如何加以应用?这是每一位研究者不能回避的课题。该书作者在因明的现代应用方面做出了自己的努力。这是难能可贵的。该书第五章第三节下设四个小标题,首先,概述了因明与认证。本节因明一词专指公元7世纪经法称改造过的因明论式,其顺序是喻、因、宗。这与亚氏三段论顺序正好相同。该书作者又借鉴法学研究成果,将“认证”作为一个法律术语来理解。“其具体涵义是指法官在诉讼过程中就当事人举证、质证,法庭辩论所涉及的与待证事实有关联的证据加以审查认定,以确定其证据力的大小与有无的诉讼职能。”(第173—174页)

  明确了因明与认证两个概念之后,如何把二者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呢?作者认为,法官作为认证的主体与因明中的证义者的作用相似。“他们的任务都是站在一个中立的立场上,对控辩或敌对双方的争议加以解决。”(第174页)因明要求证义者具备三德:“善自他宗,心无偏重,出言有则。”(第174页)对法官来说,通过举证、质证,法庭辩论,找出事实真相,尊重事实;任何评判都应符合相应的推理规则;整个过程都应秉承公平、正义。法官与证义者二者确有相同、相通之处。

  进一步的问题是,如何在法律认证中运用因明理论或论式呢?该节接下来的三个小标题分别是:喻的颂言“说因宗所随,宗无因不有”在法律认证中的作用;“因三相”在法律认证中的作用;“过”在法律认证中的作用。在这三个标题下,有理有据的从理论上加以论述,并分别举例予以说明。限于篇幅,不能详细引述,有兴趣的读者,不妨一阅。

  其四,该书对三种逻辑传统的比较研究贯穿始终。特别是在现代逻辑视域下,对因明、名辩的解读,给读者以启迪。该书分别比较三支与三物、三支与证成、三物与证成,或根据实际内容与需要,对三支、三物与证成再加以比较。逻辑是研究推理与论证的。比较的核心或主要内容,就是三种逻辑传统的主要推理形式三支、三物、三段论及推理过程必须遵守的逻辑规律。除此之外,本书还单列一节,比较三种逻辑传统的谬误理论。

  全书用三章分别介绍了因明三支、名辩三物及证成理论后,首先比较研究了因明三支、名辩三物的同异。二者的相同之处是:产生、发展的原因相同;主要内容涉及推理、证明;主要推理形式具有演绎性质;提出了命题论证需要遵循的规则;都对悖论做了研究。二者的差异或区别是:因明三支论式重“因”,名辩三物逻辑更重“类”;因明三支论式比名辩三物逻辑更加重视无效证明的研究;因明三支论式形式化程度比名辩三物逻辑更高。总之,“三物逻辑多用直观的方法来研究具体推理,推理的取舍也是以推理内容为准的,较少注重形式方面的研究。……但是,三物逻辑的研究与汉语语言的特点相结合,有其独到之处,这是三支论式不能比的,因为,汉语的语言总是和语境相关,有强大的语用功能。”(第147页)

  关于名辩三物逻辑与证成理论的同异之处,该书第六章做了专门论述。作者重申了自己的一贯观点:中国古代逻辑中有像西方逻辑一样功能的逻辑变项与逻辑常项。逻辑变项如:“彼”、“此”、“是”、“之”、“然”等。(第185页)逻辑常项如:“同”、“止”、“若…则…”、“而”、“尽”、“或”、“且”、“不”、“非”等。(第186—187页)通过对中国古代逻辑必然性概念的研究,作者认为三物论式就是中国古代逻辑中的证成模式。以《墨经》中“负而不挠”推论为例,整理出三物论式,与三支论式、三段论进行比较,例子具体论式见该书第194页。作者的结论是:“三物论式、三支论式和亚里士多德三段论式一样,也是前提必然得出结论的演绎推理模式,特别是‘三物’和‘三支’模式都有同类归纳和异类反例的成分作为对推理的支持。”(第194页)此外,这一章还讨论了其它类型的必然性推理模式:如侔式推论、止式反驳、等词推理、连珠演绎等。限于本文的目的及篇幅的限制,不能一一详细介绍。

  该书三种逻辑传统比较研究的总结论是:由于三者产生于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的历史时期,受当时各自的社会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因而具有自己的特殊性。具体说来,“其一,形式性表达的程度不同,西方逻辑程度较高,墨辩则弱;其二,对谬误的重视程度不同,因明最高,墨家最弱;其三,价值取向不同,西方逻辑与自然科学的发展密切相关,以求‘真’为中心。因明以宗教哲学相关,主要基于对教义的论证,以求‘胜’为目的。中国古代逻辑规则与政治伦理紧密相连,以求‘善’为中心;第四,历史命运不同,西方逻辑具有旺盛的生命力,而东方逻辑则一度沉寂;第五,研究重心不同,西方逻辑以‘推理’为重心,因明以‘论证’为重心,中国古代逻辑以‘立辞’为重心。”(第216页)当然,我们之所以将西方逻辑、中国名辩、印度因明认定同为逻辑传统,他们之间必有相同之处。用本书作者的话来说就是:“三大逻辑学说反映的都是人类的思维规律,具有共同性:都产生于论辩中,并逐渐总结了一些规则,遵循基本逻辑规律,在推理中已基本蕴含了演绎性质,并关注对谬误的考察。”(第216页)

  需要特别指出,在全书三种逻辑传统的比较过程中,作者始终站在现代逻辑的高度,在现代逻辑的视野下,对因明三支、名辩三物的论式,力求给出命题逻辑、谓词逻辑的解释、解答,其具体做法就是写出相应的表达式。这些地方,在书中随处可见。这种做法,既提高了本书论述的科学性,对读者,特别是熟悉现代逻辑的人而言,无疑为他们理解因明、名辩,提供了技术上的方便。

  本书除了具有以上一些优点或特点外,作为读者,我们也觉得书中有些地方需要进一步改进、提高,以期使其日臻完善。由于本书是十几位作者集体完成,写作风格容有差异,但应力求难免出现前后重复的情况;书中例子除了一些因明成例,应尽量多样化,一个例子反复出现,虽有复习作用,也令读者感觉乏味;此外,对于因三相“同品定有性”、“异品遍无性”的公式表达:“(p∧?s)IM”,“(?s∧?p)EM”,这既不是命题逻辑公式,也不是词项逻辑公式,更不是谓词逻辑公式。当然,更说不上是否是相关逻辑系统的合式公式。诸如此类的细节问题,仍有改进的空间。虽然如此,毕竟瑕不掩瑜,《三支三物与证成》作为一本创新因明研究的新书,做出了大胆可贵的探索与尝试,值得关心因明研究以及比较逻辑研究的每一位读者关注。

  2014年7月20日于京北回龙观

 

网站声明:转载或引用本文,须注明本文出处,违者必究

 

国家新闻出版广播电影电视总局 | 河北省新闻出版局 | 秦皇岛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版权)局 | 燕山大学期刊社 | 燕山大学

Copyright © 2019 by https://www.ysu.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中国河北省秦皇岛市河北大街西段438号 Email:net@ysu.edu.cn 电话:0335-8387718   0335-8387555

开发与技术支持:燕山大学信息技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