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网站首页  新闻资讯  新书上架  图书中心  下载中心  我要投稿  关于我们 
站内搜索:
  书评书摘  
 
 图书轮播 
 
 
  书评书摘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旧网站备份 > 其他栏目 > 书评书摘 > 正文
 
墨痕一缕亦生香
2013年07月16日 11:06    王雅静  浏览:

 

墨痕一缕亦生香

 

作者:王雅静

 

喜欢文字的人,定是别有一种情怀。这情怀会让他敏感,细腻,理性,直至高屋建瓴。那些包涵了性灵的文字,又恰是人的第二张面孔,或者毋宁说是情愫的真实生发与流露,让人从中揣摩体味,然后因之共鸣或者深为叹服。

 

读到燕忠的文字后,这种认知尤为明晰。

 

他的文字,分录于两本书中,一为《淡墨痕》,一为《胡说8道》。也许因为与他熟悉的缘故,对此阅读颇细。燕忠是卢龙人,离开故土多年,非但乡音未改,在他身上,更浸染了这块古老土地的夷齐之风,举手投足带着亲切的质朴。目光游走在字句间,心思也不由自主地沉醉,卢龙的古风挟带现代的良善美德一道扑面而来。

 

因为热爱文字,他从中学时就组织小记者团。每到课余,一群热血沸腾的孩子“走出校园、走向社会,足迹留在禾苗铺绿的田野上,留在农民的田舍里,也留在个体商贩的地摊前,着实过足了一把‘记者’瘾……”。因为热爱故乡,他把心血倾注在笔端,热情地讴歌,也愤怒地抨击;平实地记录,也沉静地思索。于是,经历愈多,积淀愈厚,他的笔力也愈多了分量。新闻在基层,燕忠懂得。新闻战线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就是要求新闻工作者要“沉下去”,沉到最基层,沉到百姓中。张爱玲说:因为懂得,所以慈悲。那么,燕忠一定是“因为懂得,所以热爱”了。敏锐发现,用心倾听,真实记录,他的姿态很低很低。

 

低的视角,让他贴近土地,亦使文章更加鲜活。跟随他的笔触,我踏上卢龙县那块叫做上兴隆庄的乡间土地。我至今不知那是个怎样的村落,但我在他的描述中,认识了代课教师白振平,知道了农家摄影师王保臣,也熟悉了爱国爱家的胡凤有……他们都是小人物,可是,燕忠捕捉到他们身上的光辉,然后用饱蘸情感的笔触写出种种平凡的美丽。由于他的发现,生活在乡间的许多普通农民上了报纸,更多的人了解他们,赞赏他们,学习他们。一篇篇新闻读下来,一个个人物如在目前,一缕缕泥土味弥散行间,我甚至依稀看到,他在垄亩之中与乡亲们促膝而谈,或者就与他们一道谈天一道挥汗。

 

从事新闻的人常这样说,“一头汗两腿泥”才能写出好稿件,俯下身弯下腰才能与百姓心贴心。燕忠不需要俯下身或者弯下腰——因为,他本来就是在泥土中跋涉,他的心和农民一起跳动着。

 

爱的情怀,使他面对真善由衷地赞叹讴歌。卢龙县是全国计划生育工作先进县,他进乡入村,多次走访,采写出一组组具有巨大说服力的小故事。工作的繁琐,奔波的艰辛,都不能模糊为钟爱的事业而投身时的酣畅快乐。张凤娥、卢玉书、张玉霞、张淑芝、杨佩芝……那些为计划生育工作付出了心血的乡村女子从山道上走来,她们冲破世俗和偏见,在燕忠的笔下粲然地笑着。正如中国人口报副刊编辑所说,“虽匆匆停笔于深夜,但心中充满了希望,仿佛看见在计划生育文艺创作队伍中又增加了一个新兵,于百花园中又添一束小花……”是爱,让燕忠在平凡中发现感动,从细微处触摸时代,他用自己的方式,向这个世界传递着哪怕一丝一缕的正能量。

 

“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这是鲁迅先生的爱子宣言。爱的形态各异,或者柔情,或者呵护,但“忧虑”无疑是其中最沉重也最深刻的一种。在农村,一些十来岁的孩子辍学,跟着家长做买卖或者放羊放牛;个别家长酷爱麻将而不顾忌对孩子的影响;有些家长只注重孩子的品性教育,而忽略了孩子的自我保护意识……燕忠以一份凝聚着大爱的情怀,以一个父亲的眼光和责任,更以一种深刻的忧患意识,发现症结,并对症开方。心中无爱,便无法发现生命中的感动;心中无爱,亦不能关怀得如此切实和细微。

 

深的思考,使燕忠的站位更高,视野更阔。目光所及,思绪所至,都能在他心头引发更多的触动。改革开放不断深入,乡镇企业面临越来越多的挑战。形势严峻,乡镇企业向何处去?燕忠在一篇启示录中说,“再造新机制”,是一条出路。他以对市场的考察调研,从转轨机制、产权制度等诸多方面条分缕析,譬如“股份合作制”,譬如“由粗放经营到集约经营”,譬如“不盲目铺摊子,向科技要效益”,都是为乡镇企业把脉之后所做的更多探讨。对于这些企业,他是局外人,唯其如此,也更能摆脱某种体制的苑囿和桎梏,高屋建瓴,直指弊端。在燕忠的文章中,我们可以看到用心探索、着意研究的痕迹,他用一己的思索,以满腔的热忱,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襟抱,试图为困境中的乡镇企业注入复活的生机。

 

我想,这也许就是燕忠的担当。宋朝理学家张载有语,“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四句向被读书人奉为圭臬。与燕忠交往,他从无夸夸其谈的豪言壮语,可是,在他的思想中,又分明看到“立心”和“立命”的痕迹。他的“胡说8道”看似调侃,然行文中没有一处不是用心和用情。用他自己的话说,“闲暇时间,习惯写点‘东西’……虽然自己掂量着没啥分量,离‘道儿’甚远,但毕竟是我多年‘所思、所悟、所感、所得’的一个积蓄”。这8个“道儿”中,有爱有怒,有乐有忧,有酣畅淋漓的讽刺,有如醉如痴的放歌。这是更真实的燕忠吧,在书中,我看到了他的另一种魅力。

 

燕忠是农民的儿子,同时,也是一个时代的记录者和歌唱者。他以笔墨为曲谱,以文字为音符,以情感为节拍,执着地书写。即使那墨痕只有淡淡的丝缕,也会在万丈红尘中散发出独特的芳香和美丽。

 

网站声明:转载或引用本文,须注明本文出处,违者必究

 

国家新闻出版广播电影电视总局 | 河北省新闻出版局 | 秦皇岛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版权)局 | 燕山大学期刊社 | 燕山大学

Copyright © 2019 by https://www.ysu.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中国河北省秦皇岛市河北大街西段438号 Email:net@ysu.edu.cn 电话:0335-8387718   0335-8387555

开发与技术支持:燕山大学信息技术中心